兵力部署的核心在于舰队编组与战术定位的精准匹配。一支标准舰队最多可容纳300指挥值的舰船,通过基地升级可提升至400指挥值。舰船位置分为前排、中排和后排,系统默认根据舰船蓝图定位自动分配站位,前排优先承受伤害。创建舰队时建议自定义命名以区分功能,例如将主力舰队命名为突击集群,炮灰舰队命名为侦查干扰组,这种命名策略能在PVP中形成战术误导。需注意增援功能可突破指挥值限制,但被增援舰队会失去曲速航行能力,因此增援时机应选择在主力舰队抵达战场后。
侦查与反侦查是兵力部署的前置条件。军事岗哨战斗中,侦查部队需优先探明敌方防御布局、兵力类型及资源点分布,同时布置反侦查措施如干扰卫星或隐身护卫舰。针对不同规模的野怪或玩家据点,可采用1+1战术:主力舰队接敌后,由单艘垃圾船吸引增援敌人脱离战场,形成局部以多打少局面。矿区争夺时,建议3名玩家共享同一矿区,通过采矿平台提升10%-30%采集效率,但需注意平台仅对本同盟成员生效。
进攻二级城市时,守军通常包含步兵、弓箭手、骑士和投石车等多兵种混合编队。主力舰队应配置8艘奇美拉重炮型巡洋舰(160指挥值)搭配4艘新君士坦丁大帝级战巡(140指挥值),形成火力覆盖网。实际操作中需先清除外围守卫舰队,待守军数量归零再攻击城市本体。同盟联合攻城时,建议保留20%策略值作为应急机动兵力,当战线突破时立即投入预备队扩大战果。
小行星稀疏区仅允许护卫舰和驱逐舰进入,该区域作战需强化舰船闪避属性;高辐射地带需配备抗干扰模块的工程舰采集资源。针对中立者协议区域,可采用双轨防御体系:2支高速驱逐舰编队执行机动任务,1支战列巡洋舰混编舰队驻守基地,配合NPC防御舰构成立体防线。需特别注意,协议区域内的资源采集效率虽提升30%-50%,但需优先完成阶段性任务解锁高级矿区权限。
通过在前哨站连接矿点后迁移基地的方式,可节省工程舰但会降低采集收益。撤退返航的舰队必须使用工程局加速回城,避免暴露基地坐标。预制模块放入舰队仓储无法实现战场维修,维修只能在基地船坞完成。当星系内出现超过3个T4级军事要塞时,建议72小时内完成资源转移,协议区域的战略价值已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