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志战略版中统计攻城人数需要结合游戏机制和同盟协作。首先你得明白攻城判定规则:只有与驻城部队战斗或拆除城防耐久的玩家才会被系统记录为参与者,后续更新后击杀基础城防守军也算。同盟官员可以通过导出数据功能查看成员本周贡献值变化,用攻城后助攻值-攻城前助攻值推算实际参与人数,但要注意助攻数据可能包含其他活动干扰。想要精准统计,建议在攻城前后各导出一份成员数据表进行对比分析。
统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守军刷新机制。守军每小时恢复一次,刷新后需要重新攻击才算参与攻城,因此长时间作战时可能出现同一玩家多次参与的情况。同盟管理可以在地图界面查看攻城标记,但标记仅显示自己同盟的指令,友盟数据需手动协调。多人合作攻城时,最后一击的同盟将获得城池归属权,其他参与方不享受奖励,这种机制可能导致部分玩家贡献被忽略。
器械兵种适性为S/A/B/C时,单个武将攻城值分别为120/100/80/75,三人全S队最高可达360点。普通兵种攻城值仅40左右,效率差距显著。通过成员部队的兵种适性和攻城值数据,可以反向推算出实际参与拆耐久的玩家人数。注意器械行军速度慢且被所有兵种克制,需提前规划路线和保护措施。
官方规定守军刷新后1小时内必须完成攻城,否则视为失败。建议使用Excel的TREND函数预测耐久清零时间,计算所需器械队伍数量。大型城池如洛阳耐久达150万,需要精确统计35级主力120队和器械350-400队才能确保成功。同盟官员应提前24小时通知攻城计划,避免成员因体力或兵力不足无法参与。
通过分析攻城数据可以发现活跃成员,优化兵力配置。记住及时解放占领的闲置土地,保持领地利用率。当出现多个同盟联合攻城时,提前协商好奖励分配方案,避免因数据统计引发矛盾。养成每次攻城后备份数据的习惯,长期积累能帮助你们更准确评估同盟战斗力。